【記者林玉芬南投報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自10月1日起協助施打公費流感疫苗,符合第一階段公費流感疫苗條件的民眾可前往接種。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263)
- Oct 02 Sun 2022 09:47
南投醫院公費流感疫苗10/1開打
- Oct 02 Sun 2022 09:12
夏和熙鼓起勇氣私訊⋯ 隋棠一聽秒答應「帶孩子做公益」
CHECK2CHECK推出「浪愛延續 食在幸福」公益活動,邁入第四個年頭。今年破天荒邀來戲劇女神隋棠擔任「愛心大使」重責,潘慧如擔任守護大使,包含Bii畢書盡、藍心湄、錢薇娟、李玉璽、王品㵆等40位星友也都支持參與。每件商品都將捐出售價的50%作為善款,截至目前已捐出67萬善款,給社團法人台灣幸福狗流浪中途協會。
- Oct 01 Sat 2022 08:48
台幣季貶6% 25年最慘
國際美元走弱,新台幣昨(30)日在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逢出口商拋匯,強彈1.04角收31.743元,寫一周以來新高,連兩個交易日走升,成交量16.61億美元,周貶值收斂到貶7.8分或貶0.25%。
但9月受到俄烏戰爭升溫加以美聯準會(Fed)強勢升算,新台幣9月單月貶值1.308元或4.12%,貶值幅度僅次於2011年9月單月貶值1.486元或4.87%,寫下11年以來單月最大貶幅。
- Oct 01 Sat 2022 08:37
糙米比白米好?營養師曝:熱量相近 3種營養高5倍
台灣米食文化深入日常,但不同的米到底有什麼差異?營養師吳映澄表示,雖然糙米、胚芽米、白米的熱量相近,但糙米比白米健康,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維生素E、鎂等,甚至差距高達5倍以上。 ▲ 白米飯是台灣常見的主食之一。 吳映澄在臉書粉專《吳映澄 營養師食驗室》發文解釋,稻米去除稻殼後,稱為「糙米」,外皮是呈現黃色的「糠層」,是稻米粒營養成分最多的部分;稻米去除糠層後,稱為「胚芽米」,保留下來的胚芽內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脂質;稻米在精白後,僅剩的胚乳是稻米儲藏能量的組織,口感最佳,即為常吃到的「白米」。 ▲ 糙米、胚芽米、白米的營養含量。 吳映澄指出,經過不同製程的稻米,除了保留的部位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若比較糙米、胚芽米、白米之間的營養含量,可以發現這3種米每100公克的熱量相近,但糙米相較於白米,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及礦物質,尤其膳食纖維、維生素E、鎂甚至差距高達5倍以上。 總的來說,糙米、胚芽米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建議民眾不妨偶爾替換主食,多吃糙米或胚芽米,才能攝取更多的營養素。 本文經營養師吳映澄臉書粉專《吳映澄 營養師食驗室》授權報導 延伸閱讀怎樣吃才會瘦?營養師:6樣放心吃 6地雷少碰李英宏坦承曾罹患「恐慌症」 曝症狀、平息緊張方法
- Sep 30 Fri 2022 07:59
高端疫苗EUA不夠透明 審計部認證
衛福部食藥署去年授予未完成二期實驗的國產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屢遭質疑,審計部110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中,直指「我國EUA審查資訊之公開透明度尚待提升」。衛福部回應,食藥署已主動公布核准藥品及疫苗中文說明書,必要時公開專家會議紀錄。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嗆說,食藥署馬上公布會議紀錄,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審計部說,為確保安全與有效性,疫苗及新藥從研發至上市,需費時多年經過研發探索、臨床前發展、臨床試驗、查驗紀錄申請取得許可證階段,但各國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以緊急使用授權(EUA)方式簡化相關流程暫時授權上市。
- Sep 30 Fri 2022 07:49
2022 樂敦養潤 x SOU・SOU 限定款新上市
- Sep 27 Tue 2022 09:02
先為達與施能康就開發siRNA創新藥物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該合作將結合先為達在疾病生物學和臨床開發方面的專長與施能康專有的siRNA遞送技術平台和siRNA創新藥物開發的豐富經驗
中國杭州和美國舊金山2022年9月27日 /美通社/ -- 杭州先為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ciwind Biosciences),一家處於臨床階段、專注於研究開發治療慢性代謝性疾病創新療法的生物科技公司,今日宣佈與施能康(SynerK),一家專注於開發RNA靶向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基於小核酸干擾(siRNA)技術的創新療法,用於治療臨床需求迫切的肝臟和代謝性疾病。
- Sep 27 Tue 2022 08:23
7秋老虎來了溫差大 首波東北季風時間曝
- Sep 25 Sun 2022 05:01
勇兔、書偉分手 「當朋友也很好」
- Sep 25 Sun 2022 00:30
天氣漸涼來泡湯!山水秘境谷關星願療癒開跑
- Sep 24 Sat 2022 22:00
房仲標竿!台灣房屋勇奪金仲獎六項殊榮!
- Sep 24 Sat 2022 21:27
李玖哲開深V大露胸肌開唱! 「老婆相馬茜超貼心舉動曝光」
- Sep 23 Fri 2022 06:34
中年危機?膝蓋卡卡使不上力 微創手術修補軟骨又可爬山
- Sep 23 Fri 2022 05:59
吳宗憲下午才知Sandy懷孕! 明年連續迎來兩孫「不管公的母的通通開心」
記者簡子喬/台北報導
Sandy吳姍儒21日晚間宣布已經懷孕的喜訊,爸爸吳宗憲等於即將在明年「二度當阿公」,面對記者的詢問,吳宗憲笑說自己也是下午才知道Sandy懷孕,可見女兒是守口如瓶。
- Sep 22 Thu 2022 16:27
PGO官網限定 線上回饋萬元購物金
- Sep 22 Thu 2022 16:17
辣正流行! 但沒吃過7E這款,別說你愛吃辣!
- Sep 21 Wed 2022 13:59
微創甲狀腺切除手術 無痕不燒聲
- Sep 21 Wed 2022 13:47
韓國人在台灣隔離(發現了第一次看的菜! 可是...)
- Sep 20 Tue 2022 08:20
學會兩大招術 好好退休過好日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20年台灣退休人數達10.3萬人,創下連續5年都超越10萬人的紀錄,顯示高齡化社會的時代已經來臨。基富通證券總經理王浩宇指出,做好退休準備,是每位國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不過,想要安穩的退休生活,應該學會兩大招術。
第一招是4%法則,由美國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提出,意指每年從退休金中提領的生活費不超過4%,「理論上」可以支應退休生活無虞。反過來,也可用來計算退休金該準備多少。舉例:退休後預計每月花費3萬元,一年即36萬元,除以4%,得到900萬元,就是應當準備的退休金。